老了就會得心臟病?狗狗心臟病的風險族群、症狀與照顧方式一次了解

編輯者:Bryant
2023-05-11
狗狗心臟病的風險族群、症狀與照顧方式一次了解

狗狗就像是我們的家人,在我們心情不好或是不舒服時總陪著我們,但牠們不會講話,生病了卻總難以察覺,如果家中狗狗有心臟病應該怎麼治療跟照顧?與其擔心,不如看看以下文章,讓寶貝可以陪我們久一點。

狗狗心臟病風險族群!什麼狗狗容易得心臟病?

有些狗狗天生就容易得心臟病,也就是高風險族群,另外隨著年紀的增長,患上心臟病的比例也會增加。

品種犬

許多人喜歡養小型犬,因為小小隻的抱起來很可愛,也不像大型犬難以控制,然而小型與大型的品種犬其實都是心臟病的風險族群。

  1. 小型品種犬

像是馬爾濟斯、博美、吉娃娃、約克夏、臘腸狗、迷你貴賓跟雪納瑞等,都容易患有瓣膜心臟病,也就是「二尖瓣」脫垂、退化,使得瓣膜難以閉合並導致血液逆流,最後變成肺水腫或心臟衰竭。

  1. 大型品種犬

大型的品種犬如杜賓、黃金獵犬、拉不拉多、德國狼犬等,則容易患上擴張型心臟病。這是屬於「心肌」的原發疾病,會使心臟收縮力變差,血液無法打出而造成心律不整或心衰竭。

公狗

聽到「二尖瓣脫垂」,或許有些主人已有些許認識,因為以人類來說,許多女性其實都有這樣的狀況。然而對狗狗而言,公狗罹患心臟病的比例卻比母狗還要高,因此養公狗的朋友們要特別留意。

年紀

我們都希望狗狗能長命百歲,但事實是狗狗僅有十幾二十年的壽命。狗狗的先天性心臟病號發於1歲左右,而8歲以上的狗狗則是罹患後天性心臟病的高風險族群。

狗狗心臟病的發作症狀有哪些

若非天生就有心臟病的狗狗,主人或許從來沒想過自家寶貝有一天會得心臟病,但提早知道才能及早治療。究竟狗狗心臟病的發作症狀有哪些呢?

初期

在發病初期,狗狗的活力會降低,食慾也會下降,並且睡覺時可能會常常更換睡姿,呼吸的狀況有所改變。由於狗狗不會講話,若非特別注意其實難以發現是心臟病。

中後期

到了中後期,狗狗可能會出現呼吸急促、用力喘氣、頻繁咳嗽、腹部水腫變大、突然昏倒等狀況。若沒有及早治療,則可能演變成咳血、舌頭發紫、休克、昏厥或急性癱瘓,這時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。

狗狗有心臟病該如何治療?回診頻率、吃藥等注意事項

當送醫以後確診狗狗有心臟病,接下來便會開始治療,關於治療的方式和回診頻率等都要遵照醫生指示。

治療方式

狗狗心臟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是靠藥物來延緩惡化,血管擴張劑、強心劑、抗心律不整藥物、利尿劑等都是常見的心臟病藥物。另外還有開胸手術、開心手術或是排除胸腹腔積液等處置,都是有可能的治療方式。

注意事項

由於大多數治療狗狗心臟病的方式仍為藥物治療,因此要培養狗狗吃藥的習慣,遵循獸醫指示一天餵食一定次數。並且定期回診拿藥,還要至少半年到一年一次的X光跟超音波檢查。

狗狗心臟病可以活多久?如何預防與照顧

不希望狗狗到了有心臟病才開始治療,就必須先做好預防,但是如果真的得到了心臟病,又該如何照顧狗狗呢?

預防

大家都知道「心絲蟲」對狗狗的影響很大,也是許多狗狗的致命關鍵,因此要定期預防心絲蟲。除此之外,定期去做健康檢查、養成規律運動、喝水的習慣,若平時能記錄呼吸頻率也有助於預防狗狗心臟病。

照顧

若家中狗狗有心臟病並且經由藥物治療已有良好的控制,要注意其飲食要更為清淡,並且控制餵食不要讓狗狗過胖,也要提供充足的水分。在運動方面也盡量不要劇烈奔跑,改以散步或是慢跑。

壽命

若是在初期就發現狗狗患有心臟病,及早治療並控制良好的話,狗狗還可以正常活動。然而若已經到了晚期才發現,可能在一個月內到一年半之間會反覆出現症狀,主人們要好好注意愛犬的狀況,才能讓寶貝陪自己久一點。

狗狗就是我們家中的一份子,即使不會講話卻給了滿滿的愛,短短的一輩子更值得我們好好照顧。如需檢測自家狗狗是否出現心臟病相關症狀或潛在因素,可到到Terrymon預約怪獸找鄰近獸醫師諮詢喔!